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

作者:佚名 全集:大学 来源:网络 [挑错/完善]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关键词:大学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这节经文是引用《诗经》里面的诗句,继续来阐述「诚意必先致知」。这段主要是讲一个真正做到致知诚意的人的风范,这是从果报上来讲明的。我们先来看朱夫子的解释。他说到「《诗.卫风.淇澳》之篇」,这是说明本节经文的出处,这节引用《诗经》的经文是出自于《诗经.卫风.淇澳》这一篇。淇是指水名,是条河流,这是古代的一条河流。「澳,隈也」,隈就是讲水流弯曲的地方,叫做澳,也叫隈。通常我们看到河流有弯道,弯曲的那个地段就叫做澳。『菉竹猗猗』,猗猗叫「美盛貌」,这是指翠绿的竹子非常赏心悦目的样子。又说到斐,『有斐君子』的斐是「文貌」,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从文貌来讲的,也就是他表面上的这种形相、这种威仪,令人看到之后肃然起敬,这是形容君子的那种形象。

  底下又说,「切以刀锯,琢以椎凿,皆裁物使成形质也」。这是讲『如切如磋』。切是指用刀或者锯子来切;琢是指用椎子或者是用凿子来进行雕刻,把物质(这个物质可能是玉石、可能是骨角这类的),把它裁割成所需要的那种形状。『磋』是指什么?「磋以鑢钖,磨以沙石,皆治物使其滑泽也」。磋就是指用那种像磋刀、像专门磋磨骨角铜铁这些物质的工具,这里说磋鑢钖,沙石是要磨。这是讲到一个磋、一个磨,都是为了使物品的表面更光滑。所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工人用各种刀具来雕琢器皿,或者是来凿刻、打磨,使这个艺术品能够更加的美观。

  朱夫子下面又说,「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绪,而益致其精也」。对于雕刻骨角的这些艺术品来讲,用切、用磋,切是切割,磋是进行磋磨,使它成为一个好看的艺术品。我们有时候去参观文物博览会,或者是看到些现在的艺术品,有用骨做的,有用象牙做的,有用牛角做的,各种工艺品,看到真的是雕刻得非常的美观,艺术价值很高,这都是因为雕刻的工人细心的、一点点的去切磋。对玉石的工艺来讲,用琢、用磨,如果美玉不经过琢和磨,它就不能成为美观的艺术品,因此要去雕琢。那些粗糙的把它磨平、磨滑,慢慢的进行雕刻,而成为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这都是因为精益求精的功夫。「治之有绪」,就是按照条理、按照规矩,逐步逐步的把它做成,而且要精益求精,功夫到了,它的艺术价值就能体现出来。用这些工艺品的制作,来比喻君子规范自己的行为、建立自己的德行也是精益求精。

  下面是说到『瑟兮僩兮』。「瑟,严密之貌」,这是讲到君子的仪容,他的举止严肃而庄重,就用这个瑟字来代表。「僩,武毅之貌」,武毅,就是威武刚毅的样子。赫和喧,『赫兮喧兮』,是说「宣着盛大之貌」,就是所谓的喧赫而盛大的样子。『终不可諠兮』,底下这个諠,「忘也」,就是忘记的意思。不可諠兮就是不能忘记。不能忘记什么?就是这位文质彬彬的君子,他的德行、他的威仪,使人永远不能忘。这是讲到《诗经》的经文,这段因为文字比较深,我们用白话把这段文字解释一下。「《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这段的大意是讲,看那淇水岸边弯曲的地方,绿色的竹子多么美好而茂盛。有位文采斐然的君子,他的治学、修德,如同切骨、磋角、琢玉、磨石一样精益求精;他的仪容、举止严肃庄重而威武刚毅、喧赫而盛大,这样一位文采斐然的君子,使人永远不能忘怀。大概《诗经》的经文是这么一段意思。

  底下《大学》的经文是把刚才《诗经》一段文字当中一些关键词给我们做个解释。『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道学也」的道,朱子解释为「言也」,就是说的意思。所以「如切如磋」这句话是讲什么?是讲「学」。学是什么意思?「谓讲习讨论之事」。所谓学,就是讲习古圣先贤的教诲,讨论如何落实古圣先贤的教诲,这些就是学。「自修者,省察克治之功」。自修是说「如琢如磨」。琢,就是要把一些多余的部分给琢掉、去除掉。磨是什么?把粗糙的表面给它磨光滑。这是比喻去除习气,那些不好的、多余的,我们要把它去除掉,让自己从粗糙变得光亮。就好像我们自性的宝珠,现在深深的陷在泥潭里面,污染很重,现在要去打磨,把那些表面的灰尘污染全部给磨掉,这是讲自修。自修包括两方面,一个是省察,一个是克治。省察叫觉悟,觉悟什么?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这个非常宝贵,在佛法里面称为叫开悟。什么叫开悟?知道自己的过失就叫开悟,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叫迷惑颠倒。所以有两种人他眼里自己没有过失,一种人是成佛了,圆满的佛,所有烦恼、习气都断尽了,他真的没有过失;另外一种人,就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他自己满身的过失自己看不到,还以为自己不错,很了不起,专看别人的过失,看不起别人,自己妄自尊大,甚至连老师、连圣人都不放在眼里。这种人在佛法里称为叫一阐提,也就是断了善根的人。这种人是没救的,为什么?迷惑极深,他不能够回头,完全没有省察的智慧。那是因为他被烦恼、习气深深的障覆住,所以智慧透不出来,他不能够反省、检点自己。所以修行,什么才能够说得上修行?当我们能够发现自己是满身过失的时候,你这修行的功夫算是得力了。如果自己每天还觉得自己好像没什么过失,要知道这是在退步,不是在进步。人没有真正成为圣人之前,怎么能说没有过失?明朝的袁了凡先生说得好,「一日无过可改,则一日无步可进」。这一天如果我自己发现不了自己的过失,这一天就没有进步,所以进步就是改过。

  底下讲的克治,克是克服烦恼习气,治是什么?对治自己的毛病,那就是改过。想要改过,首先得知过,知过才能改,你要是不知过怎么改?所以省察非常重要。世间人每天都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过失,那叫什么?「心粗而眼翳」。心粗,自己粗心大意;眼翳,翳就是眼里的障碍,像白内障那样,把自己眼睛给障住,看不到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正如袁了凡先生叹息说,「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天天都在退步,退到什么?变成个衣冠禽兽自己还不知道,那真的是可悲可怜。所以自修最重要的是能够天天反省改过。春秋时代的蘧伯玉,从二十岁开始就每天反省检查自己的过失,天天改过。到二十一岁反省二十岁,还有很多过失没有改;二十二岁的时候又回头想二十一岁,还是满身的过失。年复一年,一直到他五十岁,还反省自己过去四十九年里面的过失,还是有很多。天天改,天天做省察、克治的功夫,古人是下这种功夫的,真的是如琢如磨,一直把自己雕琢得跟圣贤一样而后止。

  所以修行下手最方便的,我们师父上人教导我们用儒释道三个根。儒之根是《弟子规》;道之根是《太上感应篇》,可以再附加《文昌帝君阴骘文》;佛家的根,《十善业道》。天天用这三个根来检点自己,这是最好的功过格。古人反省改过,天天都做个功过记录,如果今天犯了哪一条,就在那条格子里叉。《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我们都可以做成一个功过格。我们在庐江就有批同学一起用《弟子规》和《太上感应篇》,把它做成表格,可以打叉,天天数有几个叉。刚开始做的时候,发现打叉的很多,譬如说《弟子规》总共是讲一百一十三桩事情,可能犯了都五、六十桩,然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真是过如猬集。猬就是刺猬,刺猬身上的刺,你说有多少?我们用自己头上的头发来比喻也可以,头上的头发有多少?没得数,过失就这么多。经过一番努力会发现,刚开始做可能五、六十桩事情都犯了,慢慢三个月之后,发现大概只有一、二十个错误,慢慢提升,这就是如琢如磨。能把《弟子规》完全做到,可以说你在世间称得上是君子。所以我们学《大学》,下自修的功夫,还是要从《弟子规》来学起,然后提升用《太上感应篇》和《文昌帝君阴骘文》。用《弟子规》修身,用《太上感应篇》来正心,然后我们《大学》才能入得进去。《大学》要建立在小学基础上,小学就是学规矩、学做人,《大学》是帮助我们提升到圣贤的境界。

  底下朱夫子解释经文里面『瑟兮僩兮者,恂栗也』,他讲这个恂栗,「战惧也」,这是讲到战战兢兢、戒慎恐惧的样子。《诗经》里面用个比喻说如履薄冰,像一个人在冬天,或者是冬去春来的时候,冰开始融化,他站在覆盖着薄冰的冰河上。薄冰很容易就破裂,人就会掉到冰河里头,那很危险,所以人站在薄冰上自然举足抬手都是谨谨慎慎。又用个比喻说如临深渊,像我们站在万丈深渊的边崖上,往下看下去,这是很深的一个深渊,这心马上提到喉咙上来,不敢动作太大,生怕一失足就掉下去,这是比喻戒慎恐惧。那是什么?对自己的过失细密的检点、省察,不敢有丝毫的疏忽,这是讲恂栗的样子,也就是《诗经》说的「瑟兮僩兮」。『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朱夫子解释威和仪分开来讲,他说,「威,可畏也。仪,可象也」。威是威风,这个威风让人看了产生畏敬的心理;仪是他的仪表,「可象也」,这个象是效法,让人看了之后都想要效法他,学习他的德行,模仿他的举止。这是讲到威仪,《诗经》里用「赫兮喧兮」来形容。这一段,如切如磋是说他研求学问的功夫,如琢如磨是说他省察克治的功夫。一个人修身有了功夫,自然他的外表、形象就产生变化,他对自己的过失总是那样的谨慎,戒慎恐惧的样子;他的仪容举止令人敬畏而要效仿他。所以这位有德君子到哪里都给人很深的印象,人们永远也不能够忘记他那种盛德至善。

  朱夫子下面说,「引《诗》而释之,以明明明德者之止于至善。道学自修,言其所以得之之由。恂栗、威仪,言其德容表里之盛。卒乃指其实而叹美之也」。朱夫子在这里做个小结,说这节《大学》的经文是引《诗》文(《诗经》的这段文)来诠释,诠释什么?明明德止于至善。人能够不断的做修省克治的功夫,最后必有一日可以明其明德而止于至善。明明德止于至善,这是果。因是什么?讲的学和自修。学是他求学,人大部分都要学而知之。圣贤的教诲固然是自性性德的流露,但是因为我们迷失自性太久,所以不知道自己的性德,因此要学习,要学习圣贤,这是求学。学的目的是修自己,把自己雕琢成一个圣贤,像雕琢玉石一样让自己不断的完美。而这个完美是本来的面目,也就是回归到自己本来面目。所以学和自修这是得到明明德止于至善的方法。「得之之由」,由就是途径、方法。这个方法也就是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个就是自修。恂栗、威仪,这都是形容「德容表里之盛」。德是里,容是表,一个人心里面有崇高的德行,他的外表、仪容必定是庄严的。盛,是讲盛大高广。因此,真正的君子他能做到文质彬彬。文是表,是他的容;质是里,是他的德,表里一如。表里一如不一定是指君子,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表里一如。为什么这么说?诚于中而形于外,我们心里头是什么样的境界,外面的仪容举止也就有相应的表现。譬如说我们心如果是浮躁的,他的动作一定是轻率、草率,很容易打烂东西,很容易犯过失;如果一个人心里是安详的,他说话也会少,举止也会安详。这都是表里一如,有其心就有其相,瞒不过人。下面说「卒乃指其实而叹美之也」,朱夫子讲,这段《诗经》的经文是讲君子因为有内心的美德,所以便有外面那种盛大喧赫的仪表,使人看到了赞叹、尊敬、效法。这是朱夫子对这段的解释。

  我们再来看蕅益大师的批注,他的批注跟朱子批注稍有不同。大师说,「切磋琢磨,致知也」。这是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讲什么?是讲致知。致知,蕅益大师解释是转识成智,而且致知着重是在第六识的转,意识的转,转自己的意念,放下自己的分别执着。要放下分别执着不容易,分别执着是无始以来养成的习气,非常深重,现在想把它去除掉,那就得要割舍,就要咬牙、就要忍痛。切磋琢磨是个痛苦的历程,为什么?原来养成习惯了,现在要放下不容易。像一个人吸毒已经上瘾,而且吸毒吸了很久,现在要帮他戒毒,他是身心都很痛苦的,但是不戒也不行,咬着牙戒毒。放下自己分别执着的习气就是要这样咬牙的,要下真功夫、大力气去修的,然后你才能够致知。真正把分别执着放下,那么你真正有智慧了,这个智慧不是学来的,自性里面本有的,往外透出来的。原来透不出来,就是因为外面有很多障碍,这是分别执着在障碍。现在经过切磋琢磨的功夫,障碍被去除掉,现在自性的智慧可以透出来。蕅益大师下面解释,「恂栗,诚于中也。威仪,形于外也」。《诗经》里面讲瑟兮僩兮是恂栗的意思。恂栗是对内而言,战兢惕栗的样子、戒慎恐惧的样子,这是什么?讲到自己有诚意了,内心有诚意,外面威仪就有相应的表现。所以说到赫兮喧兮,是指威仪,这是形于外,表里是一如的。

  经文中说,『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这个道是说的意思。说什么?这《诗经》的经文是说盛德至善,这是讲君子的境界。盛德是什么?蕅益大师解释,「盛德,明德之已明者也。致知则意诚,意诚则心正。知、意、心,皆明德之别名;致、诚、正,皆明明德之别名。致到极处,诚到极处,正到极处,即名至善」。所以君子盛德至善,这位君子就不是普通的君子,他是已经成为大圣的君子。他有盛德,盛德是讲什么?他已经明其明德,自性的光明德能完全显露出来。他用的功夫没有别的,就在于致知、诚意、正心。致知,前面讲的切磋琢磨就是致知,也就是说他不断的在修省克治,改正自己的毛病习气,断除自己的烦恼妄想,这是致知。下这番功夫结果是意诚。意念里面还带有分别执着,这不诚,要把这些分别执着统统舍弃掉,剩下的就是诚意。所以意念当中还有一物,不诚;本来无一物的境界,这是意诚,意诚之后就心正了。这个心正是什么?真心现前,他不再用妄心,用的是真心。他转识成智,他不用识而用智慧。

  所以心正,这是讲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大圆镜智这是比喻用心如镜。镜子照外面的物,照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了瞭,但是它不落印象,物去则空,镜子里面找不到有物留下来的印象。实际上照的时候镜子还是空的,它里头还是本来无一物。我们用心如果像镜子那样,这个心就正,没有丝毫的妄想分别执着。致知的知、诚意的意、正心的心,这都是明德的别名,所以这些统统都是讲明德。所以蕅益大师一开端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这句话通贯全篇,把大学之道讲圆满了。剩下的经文都是在详细的说明「在明明德」的意思,亲民也好,止于至善也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统统都是在诠释明德的意思,所以知、意、心跟明德是一不是二。致、诚、正,这是讲到致知、诚意、正心,都是明明德之别名,这是讲修德。明德是性德,本性自有的,可是现在我们不明了,为什么不明?因为没有修德,要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以要致知、诚意、正心,这都是讲明其明德的意思,恢复我们的性德。修到圆满,也就是致到了极处,致知到极处就是圆满,诚意的诚到极处,正心的正也到了极处,致知、诚意、正心都达到了圆满,你的明德也就圆满的显明,这叫止于至善。所以《大学》,朱子所谓的三纲八目,其实是一,它不是分开来讲的,是圆融一体。

  底下说『民之不能忘也』,蕅益大师解释,「民不能忘,即是亲民。可见亲民,止至善,不是明德外事」。当我们自己省察克治的功夫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就能够感化众生。民不能忘,就是你能感化众生,这叫亲民。让众生见到你的果报很殊胜、很庄严,他也生起向你学习的心。为什么他愿意向你学习?因为他自己也有明德,当他看到别人明其明德的时候,他也愿意明其明德。如果他内心里面没有明德了,他看见你他没有生起想要效法的心,他不会产生共鸣的。正因为他有明德,他才会产生共鸣。反过来说,假如我们还不能够感化他们,说明我们自己省察克治的功夫不足,德未能够修,所以感不能够通。因此圣贤之道讲究的是正己化人,自己正了,才能够感化别人。所以亲民不是说自明明德之外还有亲民,不是。不是明德外事,都是自己明明德的事情。止于至善,当然也是自明其明德的事情。心性以外,无有一物可得。所以这里讲的民,民众,我们说众生,哪里是自性以外的众生?只要你肯修复性德,自性的众生都得度了。所以等什么时候才真正到达度众生圆满(亲民圆满)?等我们自己真正成大圣、成佛,然后你再一看,其实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跟他们同成佛道。正是《华严经》里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就是夫子教导颜回所说的「天下归仁」。因为自性以外没有天下,自己回归自性之后放眼四望,四处一望,全是归仁的境界,亲民、止于至善同时圆满。所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同一桩事,不是三个事情。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原文解释翻译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guoxue.hkz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阔国学 版权所有

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