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1吊史阁部2
沿江烽火3怒涛惊,半壁青天4一柱5撑。
群小6已隳南渡局7,孤臣8尚抗北来兵。
宫中玉树9征歌舞10,阵上靴刀11决死生。
留得岁寒真气12在,梅花如雪照芜城13。
南下的清兵逼近江边,一柱支撑着半壁青天。
总兵们不思抗战坏了大局,固守扬州的孤臣战犹坚。
宫廷里征歌选舞寻欢乐,战场上不决生死誓不还。
铁骨丹心英雄气在,扬州城梅花如雪不畏寒。
1、广陵:隋唐以前扬州的古称。
2、史阁部:即史可法。明制,大学士入阁办事,称阁臣或阁部。
3、沿江烽火:指清兵南下的战争。
4、半壁青天:比喻当时偏安江南只有半壁江山的南明福王政权。
5、一柱:借喻作为南明政权首辅的史可法。唐·张固《独秀山》:“曾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后以“一柱擎天”比喻能够独力担当天下重任。
6、群小:指马士英、阮大铖等南明权奸小人。
7、隳(huī)南渡局:南明弘光朝,马士英、阮大铖等权臣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排挤史可法。大将左良玉于是由武昌率数十万之军“清君侧”,进逼南京,被江北四镇之一的黄得功所败而病死,全军降清。因拒左良玉,江南防卫空虚,清兵顺势南下,破徐州,屠扬州,克镇江,势如破竹。南明弘光朝的大臣赵之龙、王峰、钱谦益等献南京城投降,不久弘光帝被俘,弘光政权覆灭。隳,毁坏。南渡局,指南明政局。南渡,原来王朝京都在中原,遭侵略后南渡长江,在南方建立朝廷,史称南渡。如晋元帝南渡后建立东晋,宋高宗南渡后建立南宋便是。
8、孤臣:指史可法。清兵南下破徐州后,渡淮河,史可法调兵遣将,据守扬州,抗击清兵。
9、玉树: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省称,被后世视为亡国之音。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征歌舞:征召歌伎舞女,纵情声色。
11、靴刀:用典,《旧唐书·李光弼传》:“光弼将战,谓左右曰:‘战,危事,胜负系之。光弼位为三公,不可死于贼手,苟事之不捷,继之以死。’及是击贼,常纳短刀于靴中,有决死之志。”
12、真气:正气。
13、芜城:扬州的别称。西汉吴王刘濞建都于广陵城。南朝宋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兵败而死,城遂荒芜,鲍照作《芜城赋》以讽之,遂有此别名。
《广陵吊史阁部》清代文学家黄燮清的诗作。这首诗的结构精严整饬,颇具特色。从直观看去,前六句分成两行排列,左边的一、三、五三个出句(或奇句)为一类,写当时的背景;右边二、四、六三个对句(或偶句)为另一类,写史可法。从左右两边纵向分别看,又各自依序递进,极有层次。左边从“清军南下,形势危急”→“群小倾轧,大局已去”→“福王荒淫,征歌逐舞”,写南明宫中的腐败。右边从“一柱撑”→“抗北兵”→“决死生”,写史可法从支撑大局到英勇就义。全诗揭示了南明灭亡的内在原因,赞颂了史可法的英雄业迹。
清代中叶,中国的封建社会日趋没落,这时候涌现了一批关心时事、忧国忧民的进步文人。他们从不同角度写下了不少具有现实内容,表现爱国主义立场的诗词文章,黄燮清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作品多惜古讽今,感慨遥深。清道光十八年(1838),诗人赴京应试,途径扬州,到史可法墓地祠堂凭吊,写下此诗。
首联起势突兀,一下子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明朝末年战火纷飞的时代。1644年初,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王朝。同年四月,吴三桂迎清兵入关,镇压农民军,占领了中原广大地区,清王朝开始定都北京。五月,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史称南明。这一联即以形象的画面概括了当时的严峻局势,清兵南下,长江沿岸烽烟滚滚,连天的战火映红了汹涌的江流。保有江南半边天下的南明王朝岌岌可危。面对这强兵压境、朝野惶遽的局面,史可法以擎天气概独立支撑着南明王朝的垂危政局。“半壁青天”句歌颂史可法的临危赴难,砥柱中流,虽然不是正面刻画他的形象,但是他的精神、气节却令人想见。
颔、颈两联通过极为强烈的对比,具体描绘了史可法一柱撑天的动人事迹。1645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兵攻扬州,史可法率全城军民坚决抗击。“已”、“尚”两个副词相对,寓意极深,前者说明南明政权腐败至极,已无法挽救,后者足见史可法誓死报国的坚强决心。“宫中”句承“群小”句,“阵上”句接“孤臣”句,一状福王君臣寻欢作乐,荒淫误国,一写史可法军将士临危不惧,与敌人血战到底。“宫中”、“阵上”这严酷的对比,一如高适《燕歌行》中所描写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诗句震撼人心。上下两联,一写群小误国,孤臣赴难;一状误国君臣恣意逸乐,报国将士拼死苦战。或挞伐鲜明,或沉吟悲壮。作者有意在声调的对偶中,使内容相间,从而很好地传达了跌宕起伏的感情。
最后一联总束全篇,写史可法虽死,其正气尚存,犹如盛开似雪的梅花,照耀着扬州。感慨深沉而豪放。“寒”,说明时局阽危。而梅花性不畏寒,严冬开放,常被人们借用象征坚贞不屈的气节。史可法殉国后,扬州人民在其衣冠冢周围种梅万株以作纪念。所以,这里取梅花以象征,实际也是诗人的即景生情。
总体来看,此诗采用横向对应和纵向递进的写法。由直而看,前六句中,一、三、五句写当时危急的形势:由清兵南下,形势紧急;到群小弄权,大局已去;再到君臣歌舞,荒淫误国。从大至小,由广泛到具体,层层递进,次序井然。二、四、六句写史可法抗战:从独撑危局,到孤臣抗敌,再到靴刀决死,由远及近,亦是由概括到具体,层层收缩,井然有序。且左、右互相对比,将史可法英勇抗战与群小的专权误国鲜明对照,效果十分突出。再由横而看,首两句在整体危局的大背景上突出史可法独撑半壁江山的重要作用,是从总的局势着眼;次两句以群小的把持朝政为背景,反衬史可法坚持抗战的可贵精神,是从南明王朝政权内部着眼;再两句以福王的荒淫误国为背景,衬托史可法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从君臣关系着眼。这就从不同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南明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多层次地塑造了史可法的生动形象。而最后两句采用象征手法,抒写了作者对史可法的无限追慕和对清军暴行的无比愤慨。
全诗以咏史吊古的形式,通过鲜明的对比,颂扬了史可法坚决抗敌,英勇殉国的精神和气节,同时也痛斥了南明福王君臣的荒淫误国。悲壮的历史故事和深沉豪放的情调交织在一起,赋予这首诗以较强的感染力。
黄燮清 :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