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周易第二十六卦:大畜卦 山天大畜 艮上乾下

作者:佚名 全集:周易 来源:网络 [挑错/完善]

周易第二十六卦详解

第二十六卦初九爻详解 第二十六卦九二爻详解 第二十六卦九三爻详解

第二十六卦六四爻详解 第二十六卦六五爻详解 第二十六卦上九爻详解

周易第二十六卦 大畜 山天大畜 艮上乾下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初九:有厉利已。象曰:有 厉利已,不犯灾也。

九二:舆说辐。象曰:舆说辐,中无尤也。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六四:童豕之牿,元吉。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六五:豶豕之牙,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上九:何天之衢,亨。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大畜卦卦象,山天大畜卦的象征意义

大畜卦,此卦是异卦相叠,乾在下,艮在上。乾为天,刚健;艮为山,笃实。畜者积聚,有积蓄和停止两种含义。大畜意为大积蓄。

大畜卦卦象大蓄启示

人们止而不止的人生哲理。虽然看似停止了,不再前行,但是此时要积极地蓄积知识和力量。告诫人们要不畏艰难险阻,努力修身养性以丰富德业。

大蓄卦与小蓄卦都有蓄养的意思,其不同的是,小畜的卦象是“”,是以孤阴畜止群阳,阳盛而阴衰,一个阴爻养五个阳爻,力量不足,不得不暂时停顿,积蓄力量。由此喻指处于乱世的贤能之士生不逢时,只好消极隐退,畜德积学,独善其身。大畜则不同,大畜象征大量的畜养积聚,如同大山蕴藏天下万物,所畜至为广大,喻指治世的明君要畜养贤士,利用人才来成就大业。

大畜卦位于无妄卦之后,《序卦》之中说道:“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不虚妄是真诚而实在的,由此培养内涵,然后可以大有积蓄。

《象》对此卦的解释是: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象》中指出大畜卦的卦象是乾(天)下艮(山)上,为天被包含在山里之表象,象征大量的畜养积聚;君子效法这一精神,应当努力更多地学习领会前代圣人君子的言论和行为,以此充实自己,培养美好的品德和积聚广博的知识。大畜卦启示了止而不止的道理,属于中上卦。《象》中这样来断此卦:忧愁常锁两眉头,千头万绪挂心间,从今以后防开阵,任意行而不相干。

此卦卦名为大畜。前面我们讲过小畜,大畜的意思与小畜意思相近,只是大与小的区别。《序卦传》中说:“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也就是人们行为都不妄为,思想都不妄想,社会财富就可以得到大的积蓄,所以在无妄卦的后面是大畜卦。大畜卦所表示的时代,比小畜的时代更加富裕。人们都拥有更多的家畜,有更多的奴彳卜,柴米油粮都有过盛的富余。另外,人们都富足了,就会安于现状,停滞不前,所以大畜也有大的畜止的含义。

大畜卦的卦是四个阴爻两个阳爻,与无妄卦的排列顺序正好相反。

从卦象上分析,大畜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乾为天,天在山中便是大畜卦的卦象。天本来比山要大得多,可是山竟然把大畜卦之象

一鹿一马,主禄马如意;月下有文书,明且贵之义;官人凭栏,乃清闲且贵;栏内苍发茂盛,乃西液判苍之积,最利求,是龙潜大壑之卦,积小成大之象。

天装了起来,可见积蓄有多大。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很形象地表现了人们财物积蓄之巨。这就相当于中国的文景之治时期,或者开元盛世时的情景。

关键词:周易,大畜卦,山天大畜,艮上乾下

解释翻译
[挑错/完善]

大畜卦:吉利的占卜。不在家里吃饭,吉利。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

初九:有危险,有利于祭祀神鬼。

九二:车上的车轮脱掉了。

九三:良马交配繁殖。占问旱灾得到吉兆。每天练习车战防卫。有利于出门行旅。

六四:用木架架住公牛的角,大吉大利。

六五:用围栏圈住奔突的大猪,吉利。

上九:得到上天的福枯,大吉大利。

注释出处
[请记住我们 海阔国学 guoxue.hkzww.com]

①大畜是本卦的作题。畜的意思是聚积,大畜就是积蓄很多。全卦内容与农业和畜牧业有关。

②不家食:不在家里吃饭。

③巳:用作 “祀”,祭祀。

④说:用作“脱”。輹:用作“辐”,这里指车轮。

⑤ 逐:交配。马在交配时要奔跑追逐。

(6)闲:用作“娴”,意思是熟练,熟 悉。舆卫:车战中的防卫。

(7)童牛:犝牛,即公牛。牯(gu):牛角上的 木架。

(8)豮(fen)豕:奔突的大猪。牙:用作“互”,意思是猪栏。

(9)何;用作“荷”,意思是承受。衢:福禄。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周易第二十六卦:大畜卦 山天大畜 艮上乾下原文解释翻译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guoxue.hkz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阔国学 版权所有

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