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灯火欲黄昏,
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
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
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
儒冠多误身!
山前灯火闪烁,快到黄昏,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鹧鸪声响起的地方住着数户山村人家,我在冷清的潇湘道上喜逢故人。
少年时也曾学诸葛亮手执羽扇,头戴纶巾,风度潇洒镇定自若地指挥千军万马与敌鏖战。如今虽然憔悴落魄,但我要像宋玉那样作《招魂》赋招回失去的灵魂,自古以来书生多是无用之辈,读书多反而误了自身。
阮郎归:词牌名。此调名于《花草粹编》中注曰:“一名‘醉桃源’、‘碧桃春’。”双调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耒(lěi)阳:县名,即今湖南耒阳。
推官:州郡所属的助理官员,常主军事。
数家村:几户人家的村落。宋王安石《即事》:“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潇湘: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江,这里指湖南。
纶巾:有青丝带的帽子。羽扇纶巾是魏晋时代“儒将”的服饰。
鞍马尘:指驰骋战马。
憔悴:指衰老。
儒冠:读书人戴的帽子,指代书生。
身:自己。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绘巧遇故人的自然背景,山村灯火暗淡,居民稀少,氛围清冷,隐见张处父平淡艰辛的退居生涯。下片回顾友人少年的戎马生涯,羽扇纶巾,神态潇洒,鞍马驰骋,英恣勃勃。收尾转入当前,显见仕途沦落,心地抑郁。全词运用典故巧妙而自然,虽词短但情长,感情真挚朴实。
淳熙三年(1176年),词人由江西调任京西转运判官,第二年又调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辗转一段时间后,他又被调任湖南,可见其调任之频繁、身世之漂泊。这首词大约作于淳熙六年(1179年)或淳熙七年(1180年),此时他正担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开篇不俗,一个“欲”字意蕴深刻。“欲黄昏”描绘出黄昏将至未至、夜幕将降未降的瞬间景象。“山前灯火”表明此时天色已近昏暗,山头的浮云飘飘然然,好似作者飘忽不定、频繁凋任的遭遇。这两句既描绘出一幅黯然浮动的景象,也暗合词人此刻无法安定的心理状态。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在情感描写上有极大的反差,一悲一喜问更现作者的功力。“鹧鹋声”一向给人以悲凉之感。黄昏时分的山村,词人听到阵阵鹧鸪的叫声,心中不禁顿生悲凉;联想塑自己的前途未卜,更觉得凄凉万分,此时的气氛是沉闷和凄苦的。“潇湘逢故人”,见到友人,词人不禁心生喜悦,此时的气氛是轻松和愉悦的。
承接上片,词人在下片开始向友人倾述心事、回忆往事。“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这三句既是作者的回忆,也包含历史典故。“挥羽扇,整纶巾”,词人借用三国时诸葛亮手挥羽扇、头戴纶巾指挥三军的典故,来比喻当年自己抗金时的英雄形象和潇洒风度。“少年鞍马尘”中,“少年”代指作者自己,在尘土飞扬的战场上挥斥方遒,这是何等的潇洒和气概。可如今,南归后却屡遭排挤,自己的抗金主张得不到采纳,又屡屡调任,生活飘忽不定。在今昔强烈的对比下,词人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结尾处,作者发出疑问,这看似没有答案的疑问,实际上是词人在用自己充满血和泪的笔触,向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发出强烈的抗议,并控诉主和派对爱国主战派志士的迫害,表达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朝廷的不满。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辛弃疾在此即化用他的诗句,表达自己的不幸遭遇。
辛弃疾运用典故巧妙而自然,将对自然的描写与自己的心理状态密切结合起来,特别是结尾处的两句,更显作者感情的凄凉和悲怆。
辛弃疾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