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子曰:“夷狄(1)之有君,不如诸夏(2)之亡(3)也。”
关键词:论语,八佾第三
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孔子说:“夷狄这样的地方(尚且)有君主(的礼制),不像(我们现在)诸侯国这样(连君主的礼制)都没有了。”
这个「亡」是不念亡,念无,通没有、无的意思。「诸夏」根据包咸批注说就是中国,中原地带。「夷狄」通称外族,就是少数民族,中原以外的东南西北各方都有少数民族,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里讲的夷狄是通指,没有特别指东南西北哪一个族。这个「诸夏」的中国,在春秋时代都是诸侯国,所谓八百诸侯,诸侯国很多。中国自古以来都讲究礼乐伦常之道,这是有别于外族。外族在古代被认为是野蛮的民族,为什么?没有礼乐,没有伦常的教化。所以,相对来讲,文化水平比较低,人们的修养比较差。
到了春秋时代,周朝末年,当时诸侯都不听令于周天子,周天子也是名存实亡。诸侯国里头也是大夫专权,也使到各国国君成了傀儡,名存实亡。鲁国就是最典型的,三家专权,鲁君是没有任何权力。大夫专权,为了自己的利欲,也无所忌惮,甚至会做出杀父弒君的事情来。真的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伦常关系大家都不遵守,礼崩乐坏,天下无道。
所以孔子看到这样的时事,是有感而发这样的一个议论。中国,这是讲到诸侯各国,虽然有礼乐,周公的礼乐还存在,也是名存实亡。有,但是没用,大家都不遵守,都是在违背礼。所以他非常感叹说,夷狄这些外族,虽然他们没有礼乐教化,但是他们还有君,有君主,对于君主还能够忠诚恭敬。而在中国,诸侯都已经目无君主了。所以,这『诸夏之亡』,这个亡就是目无君主。不是说真的没有君主,是有君主他们也目无君主。所以中国的这种礼崩乐坏的程度,比夷狄外族尤甚。夷狄有君主,还不像我们诸侯各国他目无君主这种大乱。
所以朱子《集注》中引程子的话讲,「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你看这些野蛮民族,夷狄他们都有君长,还有一个上下的等级概念。中国的诸侯国违礼程度已经完全没有上下之分了,下骑到上头上去了。卿大夫专权,国君还要听命于卿大夫,天子也是名存实亡。所以夷狄还没有中国那么乱,是讲这个意思。朱子又引「尹氏曰: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亡,非实亡也,虽有之,不能尽其道尔。」是讲孔子感伤当时这个时代混乱,发出这样感叹。他讲「诸夏之亡」,不是真的亡,亡是无君,不是真的无君,各个诸侯国都有君。但是,虽有君,君不君,臣不臣,君臣都不能够尽其道,也就是都不能够敦伦尽分,等于是没有一样。所以这是天下大乱。
所以,当一个朝代没有人遵守礼,这就叫乱世。要想得到治世,治世就是和谐社会,必须恢复礼,使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意思就是说,当领导的像个领导,他有领导的权利,有尽到领导的义务。当被领导的,下属的,也要像个下属,他有他的权利和义务。各行其道,各尽己分。家里的父母、兄弟、夫妇,都要各自敦伦尽分,否则就是像孔子这种慨叹。那真的是,圣人非常的悲痛,痛心疾首,看到这样的乱世。
蕅益大师解释说,「此痛哭流涕之言也。呜呼,可以中国而不如夷乎。」夫子痛哭流涕,为什么?礼崩乐坏。如果没有礼乐,使天下大乱,那还情有可原。现在有礼乐,还天下大乱,这才真正令人痛心疾首。这「呜呼」是蕅益大师的感叹,岂能够中国礼乐之邦、礼义之邦,还不如夷狄外族!这是什么?既是悲叹,又是激励,激励做中国人要中国人的自豪。怎么才能自豪起来?恢复我们老祖宗的道统,那才不愧对中国人的称号。
我们现在看到近代的中国,也饱受列强的凌辱。一百六十年来,都是,至少一百年,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到现在了,我们欣喜的看到,中国领导人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在提倡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以德治国,和谐社会。慢慢的,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恢复了。「可以中国而不如夷乎」!你看这句话,激发我们民族自豪感。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岂能够说中国不如外国!我们不能崇洋媚外,外国有好东西我们也承认,但是我们中国人老祖宗的宝,那更要发扬光大。中国老祖宗给我们子孙留下来的传统的文化,保存得很完整。你看孔孟之学,这里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道说尽了。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说得不为过。
一九七0年代,英国汤恩比博士就曾经说过,要拯救、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必须依靠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你看,一个夷人,这个外国人,说出这样的话,那我们中国人岂能够还袖手旁观?那真的是要奋发,岂能中国而不如夷乎!中国人还不如外国人乎!要去深入学习我们老祖宗的道统。汤恩比博士,这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历史哲学家,西方人视为圣贤了。他讲到,中国最有资格帮助全世界形成大一统的局面,这样的领导、这个领导的位置,中国来担当最适合。为什么?中国有五千年的大一统的经验、和谐的经验。所以,如果我们自己做为中国人都不能够认真的去深入学习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把自己的传统都丢弃了,盲目的去追求外国人的东西,那真的是令圣贤人痛哭流涕。
【评析】
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以后又逐渐形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在他看来,“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这是好的,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1)夷(1)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2)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3)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